快乐草民 发表于 2015-1-17 10:00:06

“四不像”与中国最后的狩猎族

http://ww2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6s58uj20go0c6mz1.jpg

在那遥远的地方,有一个游离在现在与远古的民族,祖祖辈辈靠驯鹿游猎为生,他们被人们称之为 “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”和“狩猎族”

。这就是鄂温克民族。

http://ww2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793txj20dw0dq770.jpg

他们是我国境内人口很少的民族。驯鹿、放牧和游猎是谋生的来源。在现存的三个主要部落中,尤为以敖鲁古雅的使鹿部落更为罕见,他们

生活在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最西端,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地区的严寒地带。图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地图方位图
      

http://ww1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7rtcmj20go0botb7.jpg

300多年前,鄂温克人的祖先来自更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,从勒拿河流域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,之后他们以在大兴安岭深山放牧驯鹿和打

猎为主要经济来源,以游猎而闻名。


http://ww3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8brmij20go0c7q5p.jpg

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(即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,简称敖乡)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市郊,是内蒙古最北的一个乡,这里有一个鲜为

人知的少数民族部落,他们就是鄂温克驯鹿人。


http://ww4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8xh58j20go0e277q.jpg

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人是鄂温克种族中从事狩猎生活的一支,因这部分人主要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,整年游荡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,所

以也称驯鹿鄂温克人、使鹿鄂温克族或鄂温克猎民。目前仅有230多人,他们被称为“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”。


http://ww3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9hca1j20fq0fctbk.jpg

驯鹿,是一种很奇特的动物,雄雌均有角。由于,驯鹿角似鹿而非鹿,头似马而非马,蹄似牛而非牛,身似驴而非驴,因而俗称“四不像”

,在我国曾经一度绝迹。


http://ww2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9vybpj20go0c8jsu.jpg

鄂温克人,可能不知道圣诞老人是何方神仙?更不知道圣诞老人的坐骑就是驯鹿。但是,狩猎为生的他们,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和保

护驯鹿,视为吉祥、幸福、进取的象征,也是追求美好和崇高理想的象征。因此,驯鹿具有民族特色,很有代表性。

      但是要说明的是,鄂温克民族的图腾为“熊”崇拜,并非驯鹿。


http://ww1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aei2mj20dr0degnm.jpg

驯鹿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,是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,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,被誉为“林海之舟”的

美称,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。驯鹿的特征是:其性情温和,易饲养放牧,觅食苔藓等野生植物,适应于大兴安岭(额格登)高寒地带繁衍生

息。驯鹿的毛色有褐色、灰白色、花白色和白色。

http://ww1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bbdtfj20go0c276p.jpg

迁徙,是游牧民族的特点,自然也是鄂温克人的传统,他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驯鹿和森林。随着驯鹿和猎物,哪里适合就在哪里安家。鄂温

克老人这样描述过去的生活“以前搬家,都是看哪里猎场好,主要是找灰鼠多的地方搬,还要有水,有烧柴”,迁徙时“人骑的鹿打头”,

剩下的驯鹿驮着家什和老幼,叮铃叮铃跟着人,穿越一个又一个丛林,才择地扎下营地。每走一段就要用斧子砍出“树号”,以免迷路。

http://ww4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c9kcgj20go0c7mz0.jpg

驯鹿靠吃森林中的苔藓生存,驯鹿离不开森林,鄂温克离不开驯鹿。因此,时代以游猎为生的人也就离不开他的驯鹿和森林。但是,2013年

国家为了改善鄂温克人的生存环境,也为了保护脆弱的森林环境,要求鄂温克人迁出森林,离开时代居住的“撮罗子”,带上他们的驯鹿,

到山下定居点去居住。


http://ww3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cfqdij20fj0cg77j.jpg

在新居漂亮的房子里,人很纠结,驯鹿也因生存环境的巨大改变纷纷倒下。驯鹿离不开森林,于是一些鄂温克人带着驯鹿回到了森林,但城

市和森林的纠葛却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。年轻人不喜欢城市,也不那么适应森林。迁出森林的他们猎枪也被没收,不能打猎怎能叫猎人?



http://ww2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d0vvij20cs0dv77a.jpg

原有的生活方式几乎被颠覆,而乱砍乱伐、偷猎、破坏森林的“现代文明”就是始作俑者。尘世的人又怎么会理解森林就是他们人生的底子

,而驯鹿就像是他们的现实图腾。没有驯鹿和森林,精神也就无处可依。不必再问,没有猎枪的猎人,悲伤吗?


http://ww4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dj4o4j20go0c9q7o.jpg

部分族人与驯鹿均不习惯定居点生活,选择了重返森林,政府只好重新在其居住地270公里范围内的密林中划出并保留几处较原始的猎民点

,使其保留原始自然的放牧生活方式,使独特的民俗文化不流失、不消亡。



http://ww1.sinaimg.cn/mw690/d2423ce1gw1eoa5te6flyj20dw0i0q79.jpg
鄂温克驯鹿人猎民点分布图

另注:“鄂温克”意为“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”。“敖鲁古雅”是鄂温克语,意为“杨树林茂盛的地方”。驯鹿是一种中型鹿,属于北极圈

生物,还没有完全驯化,它有一条很短的白色尾巴,腿长有力,宜于踏深雪行走和长途迁徙,圣诞老人拉雪橇的驯鹿就是由鄂温克人驯养

的。使鹿鄂温克人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大兴安岭气候、食物、温度、湿度的方法,使驯鹿在远离北极苔原区的地方得以存活。

戏言相劝 发表于 2015-1-17 10:00:07

帮顶顶!!

一阵风 发表于 2015-1-17 10:26:56

小手一抖,金币到手!

一个句点 发表于 2015-1-17 10:53:50

路过,支持一下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“四不像”与中国最后的狩猎族